第 96 期:101°C理论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Author : Lewis Tian (taseikyo@gmail.com)
@Link : github.com/taseikyo
@Range : 2025-01-05 - 2025-01-11
| |
本文总字数 4880 个,阅读时长约: 8 分 37 秒,统计数据来自:。
2024年底总结|中年正道:祛魅熵减断舍离
Git Commit 规范
return 0 与 exit(0)
101°C理论
“中年正道:祛魅、熵减、断舍离。”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种面对中年人生状态的生活哲学和态度,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词:祛魅、熵减和断舍离。
祛魅
含义:祛魅指的是去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虚妄的追求,看清生活的本质。
中年视角:随着阅历的积累,中年人逐渐懂得“真实”比“光环”更重要,懂得生活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追求表面的成功,而是要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
实践:放下不必要的面子、攀比心理和虚荣,接受自己的平凡,珍惜真实的幸福与平和。
熵减
含义:熵是热力学概念,表示系统中的无序程度。熵减则意味着降低混乱,让生活更有秩序、更简洁。
中年视角:中年阶段,家庭、事业、人际关系往往达到复杂高峰,这时候需要有意识地“熵减”,减少生活中的无序感,专注于核心价值和重要的人事物。
实践:比如精简社交圈,拒绝无效社交,优化日常安排,提高生活效率,给自己的身体、心理减负。
断舍离
含义:源自日本的生活哲学,强调通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物品,脱离对物欲的执念”,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
中年视角:在中年时期,人们的生活往往堆满了物质、琐事和情绪负担。学会断舍离,可以帮助人们轻装上阵,重新找回生活的掌控感和内心的平衡。
实践:清理家中不用的物品、整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放下过去的遗憾和执念,将时间和精力聚焦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总结
这句话传达的是一种理性、成熟且积极的中年态度:放下虚幻,回归真实;减少混乱,追求秩序;清理多余,轻装前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在中年这个人生关键时期,获得内外的平衡与安宁。
Git commit日志基本规范
type:
feat: 新增 feature
fix: 修复 bug
docs: 仅仅修改了文档,比如 README, CHANGELOG, CONTRIBUTE等等
style: 仅仅修改了空格、格式缩进、逗号等等,不改变代码逻辑
refactor: 代码重构,没有加新功能或者修复 bug
perf: 优化相关,比如提升性能、体验
test: 测试用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
chore: 改变构建流程、或者增加依赖库、工具等
revert: 回滚到上一个版本
格式要求:
我们知道当 return 0
和 exit(0)
用在主函数时候是相通的,但在分主函数中却是不能代替的。
看下面一段程序。当子函数调用 return 0
的时候,只是函数返回,子进程并没有结束;当子函数调用 exit(0)
时,子进程结束。
运行结果:
return 0
exit(0)
“99°C理论”曾经风靡一时,但是,随着时代与竞争的发展,它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谁来为我们先将水加热到 99°C,而又不去加这最后1°C,把最辉煌的一瞬间留给我们?当大家都已经把水加热到了100°C之后,我们再去做什么?甚至于对“水的沸点是100° C”的定论我们也产生了怀疑:可能大家都忽略了,其实在物理学上,关于水的沸点的论述中还有一个假定的理想前提“一标准大气压下”。稍具物理学常识的人都 知道,如果压力高于一标准大气压,那么水的沸点就不再是100°C了,而是高于100°C。我们暂且就把它视为101°C。“101°C理论”随之产生。
从现实的经济社会来看,我们面临的情况很复杂,不是仅仅靠增加投入(增加市场广度、增加广告的频率、增 加对人员的压力等)就可以实现的。甚至有的时候,即使我们想增加投入都“欲投无门”,况且,即使这时我们能够通过所谓增加“能量”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这也不是大多数企业愿意采取的方式,毕竟这样带来了费用的增加,而且还是一种在见到收效之前的风险性投入。那么,我们有什么系统的方法论和战略和策略体系来解决这“增加1 °C”的难题呢?
这就是“101°C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该理论的全册论述中,我们着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在充分尊重100°C下的沸腾的前提下,我们试图对那些面临压力增强,处于“沸点不沸”状态的经营者们提供一些理论的帮助,更希望通过我们具体的方法论及策略创新来为您做一点点事情 ——“将您已经达到100°C的水加热到101°C,当然,您创造的100°C的辉煌至关重要,您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并创造了奇迹的英雄!
一、面对压力的增强,水的沸点将发生什么变化?
物理学关于水的沸点的定义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当压力大于一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就将升高(增加的压力越大,沸点就越高),而产生100°C不沸腾的现象。
二、导致“沸点不沸”的压力的增强来自于何方?
从自然界的环境来看,压力的变化可能来自天气的变化、受测水所处海拔高度、大气运动的变化、水的纯净度等。从实验室的环境来看,认为改变受测水所承受压力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增加压力,可以通过化学物质的添加导致水分子结构的变化等。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我们更关心的是在社会经济环境下,“压力”来自于何方?
概括而言,我们可以把这种压力的变化归结为以下:
1、竞争的加剧。
与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大体上假定“真空”状态不同,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经济行为或事件都不可能在一种密闭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理想状态下运行的,它都会受到竞争(即使是垄断行业,一样存在潜在的竞争,因为只要有垄断利益存在,就必定会有“第二人”试图加入到这种垄断的超额利益分配中去,因而就会存在保卫垄断与打破垄断的竞争),它都必然是动态的。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已经不胜枚举。很多成功的经营模式或是独霸市场多年的新产品、名牌产品,一旦竞争加剧了,而他们又没有及时地、正确地采取对策,他们的赖以成功的优势就会大大削弱,甚至荡然无存!
2、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
在任何意识形态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经济运行都离不开法律、政策的约束与调控。因而来自于法律、政策环境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就以医药行业为例,在国家新的《药品监督管理法》颁布实施并逐步加强了对医药行业的整顿、规范力度之后,以前一些被药品经营者奉为“成功法宝”的营销模式可能就会丧失威力。最典型的就是在很多处方药(譬如肝炎用药)的经营中,广告策略一直是被经营者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国家严格规定 “处方药不允许在大众媒体刊登广告”(尤其是对于国家重点整治的几大类药品)之后,我们是否就陷入了“沸点不沸”的窘境了呢?
3、行为实体(财团法人、社团法人、自然人、政府机构等)自身的变化。
行为实体自身的管理水平、决策机制、人才结构、质量管理等如果与变化中的现实市场不相适应,也会形成来自于内部的压力,导致“沸点不沸”。
三、那些人已经成功地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将水加热到了100°C,对他们的成功我们如何借鉴?
在人类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对于营销界而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借鉴的成功经验更是数不胜数。就以医药、保健品营销为例,三株、红桃K、脑白金、太太、哈药、三九……它们都曾经创造出了令同行侧目的辉煌成就。现在,虽然随着市场及政策的变化,他们也都遇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成功都为我们如何解决“沸点不沸”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据笔者所知,他们也都在围绕着如何在新形势下再次“沸腾”而做着大量的文章。
四、当大气压增强时,水已经被加热到100°C却没有沸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应对?这种时候,人们的反应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沉醉于100°C条件下的“曾经沸腾过”,而不愿面对“沸点不沸”的现实,终于离沸腾越来越远了,甚至变成了“生水”; 第二种反应就是不深入地探询究竟,而是沿袭一标准大气压下的烧水方法,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沸点不沸”的结局; 第三种反应是我们所提倡的,就是正确地分析“沸点不沸”的原因,并找到在更大压力下的“沸腾之道”??正确运用“101°C理论”。
五、在压力增强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如何将水加热到101°C,使它真正地沸腾起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要在压力增强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如何将水加热到101°C,使它真正地沸腾起来,就是增加对水的热能传递,使水的液态分子结构在获得更多能量的条件下突变为气态结构。
六、101°C理论的核心精髓
“101°C理论”的精髓就是“经济辨证法”、“实效型创新”与“一对一营销”三者的结合。只有将辨证分析经济现象把握问题深层本质、推行以实效为目的的全脑创新与针对每个具体运行实体量体裁衣三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完成“101°C理论”赋予我们的新时代的任务。
七、101°C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及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车轮已经快速地前进了20多年,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国人民包括企业界、理论界、营销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创造出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值得我们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及案例层出不穷。这时候,实践者已经足以成为我们营销工作者的老师,他们再不需要那种自以为是地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的,常常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一个绝招,你就可以平地而起,哪怕是两手空空,也能赚它个1000 万”的人;他们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进行二次创业、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新问题从而缔造出更大的辉煌,他们更需要的是不但尊重他们,而且有能力在某一问题上给予他帮助的朋友,需要一个也许只能“提高1°C”,但却正好是他们所需要的1°C的朋友。
*Photo by on
| |